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20 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对比分析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和意义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致残和致死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是冠心病两种常见临床病症,而冠脉斑块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传统的冠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存在创伤大、划痕慢、侵入性强、操作费用高等不足。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的进展,为无创伤、快速、准确地检测冠脉斑块提供了新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20 排 CT 血管成像是目前 CTA 技术及设备的先进产物,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够突破以往 CTA 扫描范围仅有一个节段的瓶颈,可以一次性采集心脏周围 160 毫米的扫描范围,较好地解决冠脉长度过长时需要多次扫描合成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冠脉成像的质量和精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讨论报告对 320 排 CTA 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仍争议较大,针对 ACS 和 SAP 患者冠脉斑块组成类型差异的比较讨论亦较少。本讨论旨在使用 320 排 CTA 技术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冠脉斑块组成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和理论支持。二、讨论目的1. 探究 320 排 CTA 技术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2. 比较 ACS 和 SAP 患者冠脉斑块组成类型的差异;3. 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的科学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三、讨论内容和方法1. 讨论对象及标准:本讨论将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 ACS 患者和 SAP 患者共计 400 例,包括男女,年龄 18-85 岁。诊断标准将根据 ACC/AHA 分级标准和相关临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床病史、心电图(ECG)表现、血清生化指标等综合分析,同时纳入狭窄程度≥50%的缺血性冠脉病变病例。2. 讨论方法:将应用最新的 320 排 CTA 技术,以全程任意节律扫描方式进行冠脉成像。CT 参数为:管电压 100-120kV,管电流 400-800mA,重建层厚 0.5mm,层间距 0.25mm。医师将对影像进行分析、诊断和计量,并将所有患者的数据及结果记录和归档。同时对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相关病史、体检指标、ECG 特征等进行分析和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