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和好面子为面子攀比择校害处多编者按。每年暑假,尤其是七月中下旬及八月初,是决定要入学(入园)的孩子上什么学校或幼儿园的关键时期。如今小学、初中都要求就近入学,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入读就近划片的学校,想尽办法给孩子择校。其中一部分人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认为孩子上了好的小学、初中,将来就能考上好的高中、大学,前途就一片光明。但也有一些人,并不完全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而是为了自己的脸面——朋友、同事或邻居都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自己的孩子要是就近上个“差”学校,就显得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就丢了面子。于是不惜代价,托关系、多花钱也要给孩子择校。殊不知,纯粹为了面子择校,往往弊大于利,害处多多。我和老公都在市郊工作,离市区约20公里。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我和老公都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区直事业单位的,虽然两家父母在农村,经济上不能帮助我们,可我和老公都有固定工资,结婚时付了首付在单位旁边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不到2000元一平方米,五年左右我们就把贷款还完了。女儿读小学后,我们又买了一辆轿车接送孩子。女儿在区小学读书,乖巧伶俐,成绩中等偏上。我们收入不是最高的,可我和老公工作体面,生活安稳,觉得小日子过得挺美满。烦恼是从女儿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开始的。一位同事的女儿小升初,要去市里的重点中学读初中,她说,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一年前她在那所重点中学附近买了一套小平房,暑假里就搬过去,女儿的户口也迁了过去,划片招生正好进入那所重点中学。我问她:“你上班这么远,方便吗。”她说:“一切为了孩子吧。区里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是无法和市里的重点中学相比的,在区中学排前几名的孩子,在市重点中学里也就是中等水平。”她还告诉我,我们单位好几个人在市里买了学区房,打算让孩子去读小学或初中。同事的话在我心里引起了震动,我和老公都是靠着学习好才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回到家我便和老公商量在市里买学区房的第1页共4页事。老公一听就急了,说:“区中学也有考入名牌大学的。再说了,我们哪有钱再去买房啊。还完房贷又买了车,现在日子刚刚舒坦点,你就甭折腾了。”但从那以后,我心里再也无法平静,天天打听市重点中学和学区房的事,又得到许多信息:市里几所重点学校附近的新房子,卖得最好;每到暑假,重点中小学周边的出租房便被抢租一空。在外县工作的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孩子也打算明年到市重点中学读书,他们县里办学条件差,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市里来读书了。我那同学的工资收入比我们要低许多,这大大激励了我。女儿上五年级时,我同事小刘为了儿子入学时能就近读市一小,把家搬到了市区。小刘说:“李姐,我是破釜沉舟,为了孩子豁出去了。”这下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小刘家境和我们差不多,父母都在农村,她也没什么外援。我回家和老公闹,说小刘都去市区住了,人家儿子小学就接受优质教育了,我们女儿中学还没机会。老公还是坚决反对。女儿五年级上完时,我如坐针毡,开始瞒着老公看房子。学区房价格高,即使一居室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可想想同事、同学家的孩子都去市里读书了,我咬咬牙私下买了一套一居室。首付款七拼八凑的,借遍了我家亲戚。贷款时我才和老公说,老公气得好几天没理我。房子买了,女儿读重点中学的梦圆了,我们家却再也没有了笑声。每月几千元的房贷,加上亲戚家的借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不敢抱怨,老公虽然没指责我,可对我很冷淡,特别是有次我公公住院,我们着急却拿不出钱,最后还是农村的叔叔付了住院费,老公渐渐对我有了恨意。以前晚上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周末晚上还会带着女儿出去撮一顿,现在老公下班后什么都懒得和我说,女儿少不更事,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也耷拉着小脸给我看。我真是要疯了,可在同事面前还要装坚强。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大家讨论重点中学时,我觉得有面子。今年女儿小学毕业,顺利上了市重点中学,可我一丝喜悦也没有。升学前我们必须搬进新家,装修费现在还没着落,老公又刚升了职,工作时间不固定,晚上加班成了常事,搬家后来来回回交通也是大问题。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