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什么是子结构?子结构就是将一组单元用矩阵凝聚为一个单元的过程。这个单一的矩阵单元称为超单元。在ANSYS 分析中,超单元可以象其他单元类型一样使用。唯一的区别就是必须先进行结构生成分析以生成超单元。子结构可以在 ANSYS/Mutiphysics,ANSYS/Mechanical 和 ANSYS/Structural 中使用。使用子结构主要是为了节约机时,并且允许在比较有限的计算机设备资源的基础上求解超大规模的问题。原因之一如 a)非线性分析和带有大量重复几何结构的分析。在非线性分析中,可以将模型线性部分作成子结构,这样这部分的单元矩阵就不用在非线性迭代过程中重复计算。在有重复几何结构的模型中(如有四条腿的桌子),可以对于重复的部分生成超单元,然后将它拷贝到不同的位置,这样做可以节约大量的机时。子结构还用于模型有大转动的情况下。对于这些模型,ANSYS 假定每个结构都是围绕其质心转动的。在三维情况下,子结构有三个转动自由度和三个平动自由度。在大转动模型中,用户在使用部分之前无须对子结构施加约束,因为每个子结构都是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处理,是允许刚体位移的。另外一个原因 b)一个问题就波前大小和需用磁盘空间来说相对于一个计算机系统太庞大了。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子结构将问题分块进行分析,每一块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都是可以计算的。如何使用子结构子结构分析有以下三个步骤: 生成部分 使用部分 扩展部分生成部分就是将普通的有限元单元凝聚为一个超单元。凝聚是通过定义一组主自由度来实现的。主自由度用于定义超单元与模型中其他单元的边界,提取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图 4-1 是一个板状构件用接触单元分析的示意。由于接触单元需要迭代计算,将板状构件形成子结构将显著地节约机时。本例中,主自由度是板与接触单元相连的自由度。 图 4-1 子结构使用示例使用部分就是将超单元与模型整体相连进行分析的部分。整个模型可以是一个超单元,也可以象上例一样是超单元与非超单元相连的。使用部分的计算只是超单元的凝聚(自由度计算仅限于主自由度)和非超单元的全部计算。扩展部分就是从凝聚计算结果开始计算整个超单元中所有的自由度。假如在使用部分有多个超单元,那么每个超单元都需要有单独的扩展过程。图 4-2 示出了整个子结构分析的数据流向和所用的文件。三个步骤的详细解释见以后的叙述。 图 4-2 典型子结构分析中的数据流向生成部分:生成超单元本部分主要有两步:1.建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