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在南岳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南岳区人民政府区长蒋炳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1年工作回顾2021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容易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收获满满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三高四新”【1】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2】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顶住压力、化解风险,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全区呈现出经济稳定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提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宏观经济稳健运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6亿元,增长10%,排名五区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8亿元,增长13.8%,排名五区第一;净增市场主体1309家,增长16.7%;新增“四上”企业9家;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8亿元。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完成门票收入2.85亿元,土地基金收入5.23亿元;完成全口径税收2.84亿元,增长12.78%,排名五区第二;完成地方税收1.84亿元,增长20.8%,排名各县市区第一,收入质量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174元、26644元,同比增长7.9%、9.9%。旅游复苏势头良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旅游经济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2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08亿元,分别增长6.07%、9.02%,旅游经济恢复程度在全国、全省同类景区中保持领先。一年来,我们着力兴文旅、促转型,品牌形象更加响亮。扩大了对外知名度。国家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祝融探火”写入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雾凇美景登录央视《新闻联播》压轴展播。成功举办2021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南岳庙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星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南岳镇入选第一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和特色文旅小镇,荆田村、水濂村荣获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岳庙街获评全省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北支街入选全省历史文化街区。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举办“寿比南山·南岳衡山”(上海)旅游推介会,推出“寿比南山·南岳衡山”京沪高铁冠名列车,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和“2021年度全国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优秀案例”,为湖南唯一获得这两项案例的县(区)。绩效公众评估满意率排名全市第二。打造了文旅新业态。祝融火文化园开园,《祝融传说》开演,南岳美术馆开馆。《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常态化展出,中国美协“南岳衡山”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三山一水三画院”首届“红五星”美术作品联展成功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对外开放,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圣经学校)修缮基本完成,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外发布。推出“天下寿岳”系列文创产品,肯德基、亚朵酒店等知名品牌落户南岳。一年来,我们着力强要素、推项目,增长后劲更加强劲。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签状重点项目29个,其中7个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6亿元,完成投资18.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62.93%。红星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成;天子山火文化园二期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园骨架基本拉开一期整体进度完成50%以上,实现企业入驻;支持宗教场所安防工程建设;华声亲知国际研学营地成功签约;完成祖师殿停车场站改造及700米风雨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神州祖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湘江引水工程、南部新城、金月湖景区等项目加快推进。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全年处置闲置土地14宗,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91.65亩,完成征地315.56亩、土地储备367.5亩。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省高速集团闲置项目成功激活,列入衡阳十大重点产业项目;磨镜台完成资产配置,启动规划编制庙东项目《招商合同》签订补充协议,扫尾工作加快推进争资争项卓有成效。紧紧围绕国、省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争取各类资金6.05亿元,组织储备“十四五”规划项目8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