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鑫 海 莱 光 电 科 技 有 限 公 司BEIJINGNEWHIGHLIGHTPHOTO-ELECTRICTECHNOLOGYCO.,LTDHL关于 2M仪表的测试一、2M测试仪表测试的内容:2M误码仪是用于测试传输设备的传输特性的仪表。测试内容包括:1、传输系统的比特错误(也称之为误码)特性:由于传输系统传输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加之传输系统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信号从 A地传输到 B地产生错误是必然的。只是由于传输系统的质量以及受外接影响程度地不同,产生错误的程度不同而已。信号从 A地传输到 B地产生的错误越少,表明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越好。传输系统对被传输的信号每产生一个错误,就称为有一个比特错误或称为一个误码。在比特错误测试中,包括:误码计数(BE)或称比特错误-在测试的时间内,测试到的总错误数。误码率(BER)或称比特错误率-在测试时间内,测试到的误码数与已经测试的比特数的比之。例如:仪表已经测试的比特数为 10000个,已经测试到的误码数为 3个,误码率=3/10000,同样可以表述为:1×10-4,或 3E-4。编码错误-由于输出的码型是严格按照正负交替(HDB3中的“0”变“1”码也是按照正负交替规律)的规律变换的,因此,对于检测出的不符合正负交替规律的比特数,称之为编码错误。对于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编码错误测试的结果远不如比特错误测试的准确。2、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一般情况下,系统产生的错误越少越好。但单纯的误码个数并不能确切的描述传输系统传输质量的优劣。例如:A系统在10个小时中测得的误码为 100个。B系统在 10个小时中测得的误码为 150个。但是,A系统产生的 100个误码是零散的,B系统产生的 150个误码只是在 1秒之内,如果按照产生的误码秒计算,A系统将可能有 100个误码秒。而 B系统却只有 1个误码秒。就其传输质量而言,当然是 B系统优于 A系统。这就是国际 ITU-T的 G.821建议的实值所在。因此该建议规定:北京 鑫 海 莱 光 电 科 技 有 限 公 司BEIJINGNEWHIGHLIGHTPHOTO-ELECTRICTECHNOLOGYCO.,LTDHL误码秒-在系统可利用时间内,一秒钟之内产生 1个或 1个以上的的误码,该秒就称之为 1个误码秒。如果没有误码产生,则该秒就称之为 1个无误码秒。所谓系统可利用时间是指:仪表在连续 10秒的测试时间内,如果每秒的误码率都不超过 1×10-3,那么该 10秒钟就是可利用时间,并且意味着可利用时间的开始。反之仪表在连续 10秒的测试时间内,如果每秒的误码率都超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