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生活方式变迁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3.8.10~8.20 调查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指导老师:康燕 院系:植物保护学院班级: 一.调查地点 本次暑期关于农村生活方式变迁变化情况调查在我的家乡——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2 0 9 、2 1 0 省道纵贯南北,临近 3 1 2 国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可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山寺,马鬃岭,金刚台,千佛庵,金寨天马等。 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库区县。全县平均海拔 5 0 0 米,千米以上高峰 1 2 2 座,耕地面积 3 .2 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 .1 6 %。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量 5 0 亿立方,建库时全县移民 1 0 万人,淹没良田 1 0 万亩、经济林 1 4 万亩和麻埠、流波、金家寨三大经济重镇,库区面积 1 3 3 5 平方公里。1 9 8 6 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当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2 0 0 元以下的4 2 万多人。 选择金寨县为调查地点,首先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所以我对这里的各种情况比较熟悉,调查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是因为金寨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十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开始走向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本次调查的课题“农村生活方式变迁情况”比较切合。 二.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和地势偏僻等原因金寨县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8 0 年代初,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金寨县人民的经济情况和文化生活几乎都是一张白纸。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金寨县的经济和文化才真正开始渐渐的呈现繁荣的景象。 由于几乎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又地处大别山区腹地,所以金寨县一直都是改革的落后地区,无论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是落后于城市的。但在党和政府的关系下,全县人民共同的艰苦奋斗下,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但这三十年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呢?农村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没有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呢?现有的发展情况能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呢?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我利用这次暑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