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2.1 环境表面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2.2 环境表面清洁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2.3 清洁工具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2.4 清洁单元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2.5 高频接触表面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2.6 污点清洁与消毒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 物等感 染 性 物质 小 范围污染 的环境表面进 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 毒处理。 2.7 消毒湿 巾 以 非 织 造 布、织 物、无 尘 纸 或其 他 原料 为载 体,纯 化水为生产 用水,适量添 加 消毒剂 等原材 料 ,制 成 的具有 清洁与消毒作 用的产 品 ,适用于人体、一般 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 其 他 物体表面。 2.8 A0 值 A0 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 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 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 值600 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2.9 隔断防护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2.10 人员卫生处理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 2.11 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2.12 低度风险区域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2.13 中度风险区域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 查 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