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翼状胬肉 EphB4/ephrinB2 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与意义翼状胬肉是常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常常由鳞状上皮生长形成。然而,从分子水平上讨论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翼状胬肉的生长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关于翼状胬肉血管生成的讨论报道很少。因此,本讨论旨在探讨翼状胬肉中 EphB4/ephrinB2 的表达以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为讨论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二、讨论内容与方法1.采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 EphB4/ephrinB2 的表达。2.使用人类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SMEC)和人类翼状胬肉细胞(LSC)培育体外共培育系统,观察 EphB4/ephrinB2 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纳细胞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共培育系统中相关蛋白的表达。3.通过小鼠翼状胬肉模型,观察 EphB4/ephrinB2 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采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翼状胬肉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纳 CD31 染色检测血管密度。三、预期结果与意义本讨论旨在探讨翼状胬肉中 EphB4/ephrinB2 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预期将获得以下结果:1.翼状胬肉组织中 EphB4/ephrinB2 的表达较正常皮肤组织明显上调。2.在 HSMEC 和 LSC 共培育系统中,EphB4/ephrinB2 上调会抑制HSMEC 的分化和管腔形成,并降低管腔蛋白的表达,并且 LSC 中EphB4/ephrinB2 表达水平与上述现象呈正相关。3.小鼠翼状胬肉模型中 EphB4/ephrinB2 表达水平上调,血管密度明显上升。本讨论预期将为深化探讨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和思路,并且有望为翼状胬肉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