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平台课程建设方案(第一期) 为改革本科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加速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要求,按学科大类设置平台课程并加速建设,促进平台课程精品化。第一期学科平台课程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目的 1.按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2.整合与优化校内教学资源,构建学科大类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建设内容和范围 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名称相同但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二是同类或相近专业。第一类专业培养计划要做到基本统一。上述两大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应有 80%以上的相同课程,构成专业学科基础大平台。各学院原则上不能重复开设相同的平台课程,只能由教学质量较高的学院为主开设。大平台的系列课程建设应系统化,重点搞好课程内容取舍及其编排顺序、教材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等。每门课程也要按模块化建设。努力使系列平台课程向精品化、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横向平台课程是指教学覆盖面大的学科基础课程。建设重点是:一方面要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 第一期准备用两年时间重点建设 5个系列的平台课程,具体包括: 1.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 2.机械类平台课程 3.化类平台课程 4.电类平台课程 5.计算机类平台课程 2 三、学科平台课程的模块设置及建设目标 (一)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 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由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结构力学等若干门课程组成。 1.模块设置 模块 课程组成 学时 总学时 适用专业 模块1 工程力学 48 48 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模块2 工程力学(含静力学、材料力学) 64 64 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模块3 工程力学(含静力学、材料力学) 80 80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