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华润6S体系

华润6S体系_第1页
1/7
华润6S体系_第2页
2/7
华润6S体系_第3页
3/7
宁高宁曾说:“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 26 只猫”。虽然宁高宁想把华润做成一只老虎,但在很多人眼里,华润却只是 26 只猫而已。 华润的多元化道路从香港开始,以“从鸡蛋到导弹”式的产业整合思路,依靠资金与政府背景,在国内大肆收购零售、房地产、啤酒、纺织、电力、建材、微电子、农业深加工等等一系列不相关联的业务。并一举成为与青岛啤酒并列的啤酒业龙头,稳坐纺织行业老三的位置,也是中国地产行业中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实现由贸易为主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要把猫变成老虎并非易事,华润也依然没有避免多元化公司可能出现的整合困境,整合中的冲突、混乱与效益低下,在现实中却将多元化的潜在收益几乎抵消殆尽。 以整合最为成功的啤酒行业为例,华润虽坐上了啤酒行业的龙头位置,但其盈利能力却远低于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竞争对手;而在零售行业情况更糟糕,万佳超市自从被华润并购以后就一直亏损。 多元化扩张造成了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地域分布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集团管理复杂化的困难局面。在华润集团的原有九大业务类别中,能够较好体现华润“产业整合”理念的行业很少。除去地产,啤酒和纺织,华润根本无力对诸如食品、零售、石化、水泥、电力、微电子等行业产生实质的影响力,“产业整合”更是无从谈起。 但华润的扩张仍然有几个核心问题: 在多元化发展中,企业数目迅速增多、业务庞杂、交叉经营严重,整个组织被分为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等,机构层次重重叠叠。而且国企没有改革之前,每一级的公司都与相应的行政级别相对应,也与待遇挂钩,非常僵化。有人当时开玩笑说华润总部就像一个第二经贸委,其实就是在影射华润集团的管控太无序而导致各个子公司之间争夺资源,重复竞争。 当时华润集团多元化的矛盾迅速凸现,集团对实业和贸易的未来发展无明确的战略方向和计划,虽有大规模整合,但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不力,同类业务分散经营、例如一段时间里,有很多子公司都经营房地产和酒店业务;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在各个子公司重复出现;甚至出现了上游下游的产品分属不同子公司经营等怪现状。 90 年代初,华润就开始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财务管理,但是核心是包干式资金管理,总部仅仅是制定基本规定约束下属企业“不准代开信用证,不准放账,不准对外担保”,但旗下的二级子公司都不能严格遵守。有些违规的经理人因此受到集团的严厉处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