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相位? 「相位」(aspect)這個字意味著「可以從某種角度來看事情」。在占星學上,相位這個字是用來描述行星之間的關係,以及行星和四交點(上升點、下降點、天頂、天底)的關係。每一個行星或四交點如果與其他的行星或四交點出現某種距離(以經度計算),而這個距離在整張星盤的圓周裡形成了特定的度數,我們就可以說雙方組成了某種相位。相位代表的是行星之間以及和四交點的互動方式,譬如它們可能彼此支持、增加能量,也可能彼此壓制或干擾。以下介紹占星師最常採用的六到十個相位: 這些相位可以區分為主要或次要,或是劃分成五種基本類別: 一、合相(conjunction)或中性相位,亦即兩個星體佔據了同樣的經度位置(或者近乎同樣的位置)。如果從地球來觀察,它們是並列在一起的;這是最容易被發現的相位,但不一定是最容易詮釋的相位。 二、困難相位(hard),有時也被稱為「挑戰」(challenging)或「活躍」(dynamic)相位。若採用等宮制,那麼一個相位把圓周劃分成兩半,就是所謂的對分相(opposition), 把圓周劃分成四個部分即四分相( square);劃分成八個部分就會創造出半四分相(semisquares),亦即佔據了圓周八分之一的位置;若是佔據了八分之三的位置,便是所謂的八分之三相(sesquiquadrate)。這些困難相位是非常有能量的,它們會帶來掙扎、奮鬥、巨大的成長潛力和成就。 三、柔和相位(soft),也稱作流暢(flowing)或輕鬆(easy)相位,它意味著圓周被劃分成三個等份(三分相 trine)或六個等份(六分相 sextile)。 四、如果一個相位把圓周劃分成五個部分,便是所謂的五分相(quintile),劃分成七個部分就是七分相(septile),劃分成九個部分就是九分相(novile),或者也可以把五、七、九再加倍,而形成更多的度數。星盤的圓周被劃分得越細,就越可能帶來更明確的訊息(譬如基因上有不正常的遺傳),但還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行。一般而言,圓周被劃分得越細,形成的度數就越精細,而往往顯現出不尋常的特質和情況。 五、還有一些相位不會使圓周形成任何形狀,譬如十二分之五相(quincunx,在美國稱其為inconjunct,代表兩個行星距離五個星座之遠),以及很少用到的半六分相(semi-sextile,代表兩個行星距離一個星座之遠)。 入相位和出相位 入相位(applying aspect)指的是運行速度比較快的行星,正在接近速度比較慢的行星─換句話說,它們快要形成正相位了。出相位(Separating aspect)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