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历史人物简介 一、林则徐 二、邓世昌 三、孙中山 四、康有为 五、谭嗣同 六、陈独秀 七、李大钊 八、张学良 九、彭德怀 十、张骞 一、林则徐(清代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年 8月 30日-1850年 11月 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 -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 11月22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二、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 10月4日-1894年 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 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 - 3 - 死 ? 但 愿 我 们 死 得 其 所 , 死 得 值 ! ” 1894 年 , 中 国 和 日 本 之 间 爆 发了 甲 午 战 争 。 邓 世 昌 多 次 表 示 : 如 果 在 海 上 和 日 舰 相 遇 , 遇 到 危 险 ,我 就 和 它 同 沉 大 海 ! 邓 世 昌 牺 牲 后 举 国 震 动 , 光 绪 帝 垂 泪 撰 联 “ 此 日 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