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要求 1. 压型钢板 组合板中采用的压型钢板净厚度不小于0.75mm,最好控制在1.0mm 以上。为便于浇筑混凝土,要求压型钢板平均槽宽不小于50mm,当在槽内设置圆柱头焊钉时,压型钢板总高度(包括压痕在内)不应超过 80mm。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外表面应有保护层以防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大气的侵蚀。 2. 配筋要求 以下情况组合板内应配置钢筋: 1) 连续板或悬臂板的负弯矩区应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2) 在较大集中荷载区段和开洞周围应配置附加钢筋; 3) 当防火等级较高时,可配置附加纵向受力钢筋; 4) 为提高组合板的组合作用,光面开口压型钢板,应在剪跨区(均布荷载在板两端L/4 范围内)布置直径为6mm 间距150 至300mm 的横向钢筋,纵肋翼缘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50mm。 5) 组合板应设置分布钢筋网,分布钢筋两个方向的配劲率不宜少于0.002。 3. 混凝土板裂缝宽度 连续组合板负弯矩的开裂宽度,室内正常环境下不应超过 0.3 mm,室内高温度环境或露天时不应超过 0.2mm。 连续组合板按简支板设计时,支座区的负钢筋断面不应小于混凝土截面的0.2%;抗裂钢筋的长度从支承边缘起,每边长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4,且每米不应小于5 根。 4. 组合板厚度 组合板总厚度h 不应小于90mm,压型钢板翼缘以上混凝土厚度hc不应小于50mm。支撑于混凝土或砌体上时,支撑长度分别为100mm和75mm;支撑于钢梁上连续板或搭接板,最小支撑长度为75mm。 图2.4.2 组合板厚度构造要求 3.6 楼承板安装 3.6.1 楼承板模板的构造 3.6.1.1 楼承板原材料 楼承板厚0.9mm,宽688mm,波高76mm。本工程楼承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同作用,系复合结构,栓钉穿透楼承板,与钢梁熔透焊接。 3.6.1.2 楼承板连接方法 楼承板铺设与钢梁连接,板端头与钢梁熔透点焊,中间采用栓钉与钢梁穿透熔焊,楼承板间用专用夹紧钳咬合压孔连接,堵头用专用镀锌堵头板与压型钢板及钢梁点焊。 楼承板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点焊,焊条为 E4303,直径 3.2mm,熔透焊接点为 16mm。焊点间距 150mm。 3.6.1.3 楼层标高的调整方法 在楼面层结构标高变化不一致时,采取加焊型钢措施,使水平结构呈台阶过渡。降低标高时 H 型钢腹板上加焊角钢,抬升标高时 H 型钢翼缘上加焊槽钢。 3.6.1.4 楼面留洞处理 混凝土楼面板上预留孔洞,尺寸大于500mm×500mm 者采用先开洞措施,即在钢梁上加焊 H 型钢托梁分隔,增加洞口刚度,网片钢筋在洞口断开,并与型钢焊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