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_第1页
1/30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_第2页
2/30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_第3页
3/30
氢化物(蒸气)发生 -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的发展史  原子荧光谱法(AFS)是原子光谱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其发光机理看属于一种原子发射光谱(AES),而基态原子的受激过程又与原子吸收(AAS)相同。因此可以认为AFS是AES和AAS两项技术的综合和发展,它兼具AES和AAS的优点。  1859年Kirchhoof研究太阳光谱时就开始了原子荧光理论的研究,1902年Wood等首先观测到了钠的原子荧光,到20世纪20年代,研究原子荧光的人日益增多,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原子荧光。用锂火焰来激发锂原子的荧光由BOGROS作过介绍,1912年WOOD年用汞弧灯辐照汞蒸气观测汞的原子荧光。Nichols和Howes用火焰原子化器测到了钠、锂、锶、钡和钙的微弱原子荧光信号,Terenin研究了镉、铊、铅、铋、砷的原子荧光。1934年Mitchll和Zemansky对早期原子荧光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1962年在第 10次国际光谱学会议上,阿克玛德(Alkemade)介绍了原子荧光量子效率的测量方法,并予言这一方法可能用于元素分析。1964年威博尼尔明确提出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导出了原子荧光的基本方程式,进行了汞、锌和镉的原子荧光分析。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Winefodner教授研究组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West教授研究小组致力于原子荧光光谱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了许多重要工作。 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原子荧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西北大学杜文虎、上海冶金研究所、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郭小 等均作出了贡献。尤其郭小伟致力于氢化物发生(HG)与原子荧光(AFS)的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我国原子荧光商品仪器的奠基人,为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幻灯片 3 国外 AFS 仪器发展史 *1971 年Larkins 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火焰原子化器,采用泸光片分光,光电倍增管检测。测定了A u 、B i、Co、H g、M g、N i 等20 多种元素; *1976 年Technicon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荧光光谱仪 AFS-6。该仪器采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同时测定 6 个元素,短脉冲供电,计算机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由于仪器造价高,灯寿命短,且多数被测元素的灵敏度不如 AAS 和ICP-AES,该仪器未能成批投产,被称之为短命的AFS-6。 * 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 Baird 公司推出了AFS-2000 型 ICP-AFS 仪器。该仪器采用脉冲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原子化器,光电倍增管检测,12 道同时测量,计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