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罐动火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2 .1 火灾爆炸的安全防范措施 避免原油蒸气引燃是最重要的安全保证。原油储罐动火作业中存在多种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因此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监护人制度等。 2 .1 .1 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参加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熟悉动火方案,明确作业程序、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由熟悉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全面组织和监督施工作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划定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化管理。作业期间应有消防人员值班,并配备消防车辆、消防器材,做好救护及灭火准备。 2 .1 .2 防止储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 )储罐内充分通风。 储罐原油排空后,打开顶部、底部人孔进行通风。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时间不少于 1 0 天。用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的时间不少于4 8 h 。 (2)可燃气体检测。 动火前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罐内油气浓度,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作业。最好使用2 台仪器同时检测,防止检测仪失灵,且便于对比检测数值。检测的重点部位有高处孔口(如罐顶量油孔、透光孔),罐内低凹、死角处(如浮顶油罐的升降管、蒸汽盘管、虹吸放油口、中心柱)。若检测正常但未及时动火作业,在动火前必须重新检测,以防因气温升高、阀门不严渗油等原因导致油气含量增高,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3)充分清除锈蚀。 油罐清洗后,表面的锈皮或鳞片下面仍有可能残留可燃油气,应除锈至见金属本色为止。 2.1.3 加强火源管理,严格动火和禁火制度 划出防火作业区域。在清洗、检修的油罐周围35~50m 进行隔离,设为安全警戒 区域。使用的照 明 、通 讯 、动力 设备 等电 器均 应符合防爆要 求 ,同时在不影 响 施 工 的情 况 下,尽 量减 少 使用数量。操 作人 员 应穿 戴 防静 电 服 装 。作业中动作要 轻 ,防止敲 击 或碰 撞 产 生 火花 。遇雷雨、闪电等恶劣天气,最好停止动火作业。及时清除可燃物。 2.1.4 防止相邻油罐火灾发生 五级或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动火作业。相邻的油罐、设备,应根据距离的远近,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距离相当于动火油罐的直径时,要停止进油或发油,在呼吸阀上覆盖石棉布或多层铜丝网,网眼目数要大于 30,以减少油气挥发和防止火星落入;距离小于动火油罐的直径时,要清除油品,向油罐内注水;距离小于动火油罐的半径时,邻近油罐的安全措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