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油轮-见证中东石油百年争霸 世界第一艘油轮(好运号,Glückauf,3000 吨),于1886 年7 月13 日首航。它属于德国-美国石油公司。 世界油轮发展溯源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而在 19 世纪,欧美国家普遍用鲸油做照明燃料。由于大西洋捕鲸活动过于频繁,鲸油供应濒临枯竭,使得价格暴涨,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照明燃料。1846 年,加拿大大西洋省的亚伯拉罕•季斯纳(Abraham Gesner)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 年波兰药剂师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Ignacy lukasiewicz),发现自石油中提炼煤油要容易得多。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世界第一座石油矿场。此后,石油工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859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村钻出第一口油井,次年产量达到 9 万吨,1962 年增至 27 万吨。这么多的液态原油如何存储运输便成了问题。 当时,石油商们用啤酒桶来分装石油,然后用马车拉到河边,装船运至各地的精炼厂。1865 年铁路延伸至油田后,又利用铁路平板车来运输石油桶,这样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1876 年,美国统一了石油计量标准,将 1 桶确定为 42 加仑(约 159 公升)。但在跨大西洋运输时,石油桶占据船舶大量空间,提高了运输成本。为此,造船企业开始研制新船型。1886 年7 月13 日,世界第一艘油轮——“好运”号(Glückauf)首航。该船属于德国-美国石油公司,全长 97 米,采用风帆和蒸汽机为动力,可以运输 3000 吨石油,用泵和管道系统装卸。好运号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来往运油,1893 年在长岛触礁搁浅。由于大船的每吨运载价格比较低,因此油轮规模不断增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产量和运输量的迅速增长,油船向专业化和大型化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专用运输船舶。 世界第一艘油轮(好运号),1893 年搁浅。它的运气似乎并不好。 1928 年世界上最大的油轮是德国建造的斯蒂尔曼号(C.O.Stillman),可载 23060 吨原油。 1914 年,世界上最大的油轮是德国-美国石油公司的朱比特号,可载12000 吨原油。1928 年,德国不来梅 Vulkan 船厂为美孚石油公司建成斯蒂尔曼号(C.O.Stillman)油轮,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油轮,全长178 米,装备 4300 马力柴油机,可载原油23060 吨。1942 年6 月 6 日,斯蒂尔曼号在中美洲海域被潜艇击沉。二战后,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使得油轮规模不断增大。1953 年,德国霍瓦特汉堡公司,建成蒂娜·奥纳西斯号(Tina Onassis)油轮,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