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浙江省初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小感 景宁中学 刘 琪 浙江省初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于 12 月 15 日—17 日在绍兴市建功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的260 余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绍兴市建功中学主办。培训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及疑难问题解决”的主题,展开了多个方面的研讨交流。作为一线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活动的整个过程,收获很多,感想也很多,现把学习的某些部分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一、关于课堂导入设计 【背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需要精彩的课堂导入,而一段精彩的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见,设计精彩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现象】 现象一: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有些教师不管是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甚至于活动课都会创设一个或多个生活情境,课堂上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知--------,于是,有些教师为“情境”的存在而去刻意创设,好像没有情境就不是新课程,却不关注创设的情境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 现象二:在课堂导入环节,也有部分教师上课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最本质的纯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于是,学生眼中的数学越来越枯燥乏味。 【困惑】 基于以上背景,我不禁思考,课堂导入如果仅仅是为了引出课题这一单一的目的,那么它的存在确实值得商榷,但如果课堂导入环节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的“一发”,那么它的存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迈好成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案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课时《全等三角形》。 导入设计一 问题1 :有一天,小华在打篮球时,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打破了一块,掉下来的玻璃的形状近似一个三角形,那么窗户上留的缺口是什么形状?掉下的三角形玻璃与窗户的缺口的形状、大小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问题2 :把掉下的玻璃怎样放置才能刚好填补缺口? 问题3 :(教师展示手中两个三角形纸板)如果把形状、大小都相 同的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