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对 LZ 的图片做了 FFT 转换,测量结果如图。1. 两个方向的 d 值从 FFT 上测量分别是 0.268 和 0.291 nm2. 两个方向的夹角是 92 到 93 度。从结果对比 PDF 卡,是无法有很好的对应的。看图片质量,觉得拍摄质量比较一般(明显的像散或者合轴没有完全到位,聚焦也不是最佳状态),我怀疑像散的干扰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了图片的测量有一些误差。因为拍照的条件假如有偏离最佳聚焦条件等种种情况会影响标尺的准确性,由此我觉得需要略做调整。由于0.268/0.291 是 0.92,符合这个比例的 d 值是 001 和 110,可以计算得到二者比例也是 0.92。目前大致可以定论就是这两个晶面了。但这个 92-93 度的夹角比较尴尬。我能给出的最让 LZ 舒适的解释是:误差范围,原因是纳米晶体在电子束辐照下的晶格扭曲,而且电镜合轴条件一般也会导致相应的畸变。虽然我对这个误差不能很好的接受,因为一般的角度测量误差在 1 度左右,但目前似乎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其他朋友能给出更合理的解释。由此我对自己在首次回帖的误判表示道歉,因为电镜的差之毫厘绝对会谬以千里,我没有去动手测量,就妄自定论,是个教训,也与楼主共勉。///各位虫友,看到一篇文献上面的选区电子衍射(b 图),不知道它上面的晶面数据是怎么标的?请大牛指点啊。是不是就是量衍射中心到某点的距离,然后跟 XRD 数据对比就可以呢?还有在 a 图上各个晶面方向是怎么标的呢?实在是搞不明白:tiger08: 正常的讨论顺序是 先解电子衍射谱 再讨论晶向 但是 世人很疯癫 都是找 XRD 数据对比电子衍射谱 躲避复杂计算。衍射斑点是有倒格子空间,所以量衍射中心到某点的距离后,还需要转到正空间得到相应的数值,把这个数值与 PDF 卡片对比可以确定相当的晶面。你所给出的三幅图是如下得到的:1.低倍透射得 a; 2. SAED 得 b; 3. 在 a 中白框处放大得到高分辨的 c 图。c 的插图是对高分辨相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 这里关键是标定b,如上所说这很容易。标定 c,直接量出间距,并对着标尺换算就可以。b,c 互相对比吻合确定下晶面。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很显然这里的晶面是等同的,几个晶向当然也是等同的。只要会基本的 TEM 标定分析,解析这个比较容易。这么说吧,假如标尺给出的是 5 1/nm, 你要先用电子尺测下标尺的长度 L,然后再测得目标衍射点到中心距离 M,相应晶面对应倒格子空间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