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注:“,”表示下一个过程“()”该过程中需做的内容一.结构1.单元及节点建立的主桁: 因为桥面具有一定纵坡,故将《桥跨布置》图的桥面线复制到《节段划分》图对应桥跨位置,然后进行单元划分,将该线段存入新的图层,以便下步导入,将文件保存为.dxf 格式文件。2.打开 midas 运行程序,将程序里的单位设置成《节段划分》图的单位,这里为 cm。导入上步的.dxf 文件。将节点表格中的 z 坐标与 y 坐标交换位置(midas 中的 z 与 cad 中的 y 对应)。结构建立完成。模型如图:二.特性值1.材料的定义:在特性里面定义 C50 的混凝土及 Strand1860(添加预应力钢筋使用)2.截面的给予:先后运行 generate,calculate property,保存文件为.sec 文件,截面文件完成3)运行 midas,特性,截面,添加,psc,导入.sec 文件。根据图例,将各项特性值填入;验算扭转厚度为截面腹板之和;剪切验算,勾选自动;偏心,中上部4)变截面的添加:进入添加截面界面,变截面,对应单元导入 i 端和 j 端(i 为左,j 为右);偏心,中上部;命名(注:各个截面的截面号不能相同)5)变截面给予单元:进入模型窗口,将做好的变截面拖给对应的单元。注:1.建模资料所给的《预应力束锚固图》的 0-0 和 14-14 截面与《节段划分》图有出入,这里采纳《截面尺寸》做这两个截面,其余截面根据《预应力束锚固图》做2.定义材料先定义混凝土,程序自动将 C50 给予所建单元(C50 是定义的第一个材料,程序将自动给予给所建单元)三.边界条件1.打开《断面》图,根据 I、II 断面可知,支座设置位置。根据途中所给数据,在模型窗口中建立支座节点(12 点)2.点击节点,输入对应坐标,建立 12 个支座节点3.建立弹性连接: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连接类型(刚性),两点(分别点击支座点与桥面节点) 共 12 个弹性连接4.边界约束:中间桥墩,约束 Dx,Dz;Dx,Dy,Dz;Dx,Dz,两边桥墩,约束 Rx,Dz;Rx,Dy,Dz;Rx,Dz 如表节点DxDyDzRxRyRz200100030110005001000200010002101100023001000491010005011100052101000670010006801100070001000四.添加预应力钢筋1.定义钢束特性:打开《预应力筋布置及材料表》、《预应力束几何要素》。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特性值,根据材料表中钢筋的规格及根数填入相关数据(松弛系数:0.3;导管直径:10cm)2.钢束布置形状: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布置形状,以 T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