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人民医院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科 下颌骨骨折 [概述] 下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角部、支部及髁突部骨折;好发颏正中联合、颏孔区级髁突颈等部位;可单发、双发或粉碎;可分为闭合或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 1. 伤处局部肿胀、压痛、并可发生皮下淤血。 2. 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咬合关系正常或错乱。 3. 面部畸形、不对称。 4. 可同时伴牙级牙槽突骨折。 [诊断要点] 1. 有张口受限、张闭口运动异常、疼痛及下唇麻木等。 2. 骨折各段移位的状况,并导致咬合错乱程度和状况。 3. 骨折处牙龈撕裂及出血。 4. 骨折部位触诊可有台阶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5. 髁突骨折可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耳前肿胀压痛及张口受限;外耳道及颅中窝骨折时,可发生耳道出血或脑脊液瘘。 6. 摄 X 线片或 CT 片,明确骨折部位。 [诊疗原则及方案] 1. 治疗原则为复位级固定 (1) 复位是以恢复伤前咬合关系为标准。儿童因乳恒牙交替后咬合关系还可再次调整,要求不像成人那样严格;无牙颌以恢复全口总义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为标准。 (2) 骨折线上的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如明显松动、折断或严重龋坏者应拔除。 (3) 骨折局部应有足够软组织覆盖。 2. 复位方法 (1) 手法复位:适应于早期、单纯线形骨折。 (2) 牵引复位:适应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多发性骨折或已有纤维愈合者,常用分段带钩牙弓夹板通过橡皮圈做颌间弹性牵引。 (3) 手术复位:用于复杂或开放性骨折级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 固定方法 (1) 单颌牙弓夹板或树脂贴片夹板固定: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 (2) 颌间固定:用于骨折后咬合关系不稳定者,即在骨折复位后将 上 下颌牙牙弓夹板拴结 固定。 (3) 骨内 固定:也 称 坚 强 /坚 固内 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或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按 张力 、压力 原则应用小 型 接骨板、螺 钉 作 切 开复位固定。 (4) 颅颌固定:用于维持 稳定咬合关系的辅 助 固定,常用弹性绷 带作 颅下颌缠 头 固定。 (5) 固定时间:视 骨折情 况,一 般 为3~4 周 ;钛 制 骨内 小 型 接骨板除 儿 童 因 可影 响 颅骨发育 外,无感 染 时一 般 无需 取 出。 4. 髁突骨折 (1) 髁突及其 颈 部骨折无明显移位及张口障 碍 者,用颅颌强 力 绷 带制 动 2 周 即可。 (2) 儿童、囊内骨折以及髁突移位角度不大时宜考虑保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