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1页
1/8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2页
2/8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3页
3/8
古今词义的变化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 的一面,又有“异” 的一面。 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说“基本” ,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例如,“人” 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可见,现代人对“人” 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 和今语中的“人” ,所指并无不同。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例如: 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 。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汉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该” 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 ,与“完备” 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 。《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或从手。” (“或从手”说明“划” 的另写法为“找” )《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 现代“找” 义为“寻找” 。 绸——古代是“缠绕” 之义。《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绸。” 宋洪兴祖补注:“绸,缚束也。” 成语“未雨绸缪” 中“绸缪” 二字,义为紧密缠绕。《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鸮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 后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