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

古代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_第1页
1/6
古代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_第2页
2/6
古代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_第3页
3/6
古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 参考:《汉语精讲》(北大)、《古汉语语法十讲》(上海师大)、《古代汉语》(朱振家)、《古代汉语》(荆贵生)、《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古汉语精要》(云南大学) 一些不同词性的词,按照句法规则,经常连用或配合起来使用,形成某些固定格式。习惯句式又叫“固定句式”、“凝固结构”。为便于阅读和解说,我们应熟悉它们。常见的习惯句式有以下几种: (一),含有疑问代词、语气词的固定结构: 1, 如(若、奈)„„何 “如、若、奈”为动词,表“办”“处置”“安顿”之意;“何”为疑问代词,做“怎么”“怎样”解。该结构往往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例如: 1,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3,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6,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尽心上》) 有时候,“如(若、奈)„„何”中间的成分可以省略,简化为“如(若、奈)何”,它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 例如:3>、5>中的“可若何”“可奈何”均可译为“能怎么办”。 “如(若、奈)„„何”还可做状语,表强烈反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能”,经常出现的形式是“如(若、奈)之何”“如(若、奈)何” 例如: 1,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3,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2, „„孰与„„ 此为一种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用来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意为“谁”“哪一个”;“与”为介词,意为“同”。结构可译为“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或“某比起某来怎么样”。当“孰与”后即有比较对象,又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解(1,2,句);当“孰与”后只有比较对象,没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比起某来怎么样”解(3,4,句)。例如: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 项伯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3,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