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普道鲁斯(Epidaurus)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古希腊城邦。公元前 4 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埃普道鲁斯露天大剧场。这个剧场是希腊保存得最好的古剧场与古典建筑之一,剧场也以其极佳的声效而闻名于世,演员站在露天的舞台表演,声音能传到剧场的每个角落,坐在六十米之外的后排观众也能清楚地听见演员们的声音。自 1881 年人们发现埃普道鲁斯剧场并将之发掘以来,一个让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困惑不已的问题是:为什么古剧场里声音传播的效果这样好? 埃普道鲁斯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古希腊著名建筑师阿特戈斯和雕刻家波利克里道斯的杰作。古剧场座落在一座山坡上,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舞台直径 2 0 .4 米。歌坛前的3 4 排大理石座位依地势建在环形山坡上,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形,像一把展开的巨大折扇,并有放射形的通道,后面还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在古代,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民众自由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全场能容纳一万五千多人。1 9 8 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埃普道鲁斯古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希腊的剧场一般都是露天的,包括三个部分:乐池(或主厅、舞池)、景屋以及观众席。乐池往往位于建筑的中央,通常也作为舞台,是一个周长为 1 5 0 米的圆形区域。乐池是演员表演和歌队吟唱的地方,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乐池中央往往有个祭坛。在雅典,这座祭坛通常是为祭奠狄奥尼索斯建造。这些剧场通常是开放式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其他人,包括演员和歌队以及剧场四旁的风光。 在乐池后面是一个名为“景屋”(Skene)的矩形建筑,意为“帐篷”或“棚屋”。景屋的功能相当于是古希腊剧场的后台,在这里演员可以换服装和面具。通常景物外有三扇门通往乐池。在有些剧场的景屋前方有一个凸出地面的表演区域,这便是现代剧场中舞台前部的雏形。最早的景屋往往如其本义,就是一个帐篷类的结构,为宗教庆典活动而建,在庆典结束之后便被拆除。后来,随着戏剧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样式,剧场也成了一种永久性的建筑。有的时候人们还在景屋的外表上绘制图案作为舞台背景。这也是英文中 Scenery 一词的起源。 古希腊剧院的庞大规模决定了演员们的表演必须要比较夸张。他们要大声的背诵台词,大幅度的做出各种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场的观众都能看到和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