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经讲稿详解

诗经讲稿详解_第1页
1/11
诗经讲稿详解_第2页
2/11
诗经讲稿详解_第3页
3/11
《诗经》讲稿教学目标:1、了解与《诗经》有关的知识;2、掌握《诗经》的基本思想内容;3、《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教学重点:《诗经》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诗经》的艺术成就一、文化梳理古代文学发展一条线:上古文学(文学艺术的起源、古代神话)一一先秦文学(《诗经》、《楚辞》与屈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汉(赋代表人物司马相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史记)——魏晋南北朝(建安风骨、曹氏三父子、竹林七贤、陶渊明、南北朝民歌,代表作为南朝《西洲曲》和北朝《木兰诗》)唐朝(诗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与唐诗风骨;盛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派;李白、杜甫,特别注意杜甫是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诗人;中唐: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晚唐:李商隐、杜牧)宋(词,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元代(戏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明清(小说。戏剧家汤显祖,四大名著)《诗经》一、《诗经》概述《诗经》的基本情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二、《诗经》的来源与结集、采诗说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是以诸侯采之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理由有很多,有的是时间对不上,论证了在孔子之前《诗经》已经能存在,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三、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经讲稿详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