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母婴安全工作制度 • 1、 有专人分管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负责掌握本村(社区)辖内(含流动人口,以下同)早孕人数,填写孕产妇登记本,掌握本村(社区)辖区内出生人数,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人数及有关数据,发现死亡及时上报,并定期向镇(街)医院妇幼保健医生汇报本村辖区内孕产妇情况。 • 2、动员本村(社区)辖区内早孕妇到镇(街)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并建立《孕产期保健记录本》,使早孕建卡率>90%,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85%以上。 • 3、动员本村(社区)辖区内孕产妇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掌握有关信息,及时报告或采取措施。 • 4、负责做好产后访视工作。 • 5、定期参加镇妇幼卫生工作例会,汇报本辖区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 6、开展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 7、与孕产妇建立微信群以方便资料收集、及时沟通等。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安全工作制度 • 1、积极主动地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掌握全镇(社区服务中心)孕产妇管理基本情况,承担本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 2、严格执行《关于阜阳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加强本镇(社区服务中心)高危妊娠的管理,应当将妊娠风险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孕产期保健记录本》以及相应信息系统中,同时为筛查结果阳性的孕妇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协助其转诊到本辖区二级综合医院(以下统称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并于2 周内进行追访,了解该孕产妇的风险评估结果。 • 3、负责本镇(社区服务中心)范围内《孕产期保健记录本》的建立、回收、统计,定期总结全镇孕产妇管理情况,并上报区妇计中心。 • 4、接受本辖区妇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质量考评。 • 5、有计划的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定期派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 6、与各村(社区) 村医建立微信群以方便资料收集、及时沟通等。 二级医院妇产科母婴安全工作制度 1、 严格执行《关于阜阳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应当在所属辖区内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