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6 年小学教师资格证:信息处理能力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1 大题50 小题,作答时间为180 分钟,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 0 题,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 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 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2.”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3.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4.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 B: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 C: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 D: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 5. 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6.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 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8. 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9. 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10.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11. 把道德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是。 A:皮亚杰 B:华生 C:布鲁纳 D:科尔伯格 12.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13. “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4.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15. 某生的智力年龄为 10 岁,实际年龄为 8 岁。按照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的智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