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中有关写作的技巧 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反映,从古至今,有不少名家、大师从自己创作的切身体会中总结出了各自写作的技巧,这些技巧,各有侧重,但都有实用,本文将这些名言进行汇总,并分析。 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写作要“为时而著”,这要求我们就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复杂的,社会生活总在不断演变,不断向前发展。学习写作,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跟踪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捕捉生活的热点,才能保持新鲜的、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同时,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特有的生活领地,培养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正如老舍所指出的:“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土壤。”别林斯基也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写作者只有熟悉生活、跟踪生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所以我们一定要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 二、李渔说道:“开卷之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收场一局,即以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后数月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契科夫说:“请你尽量多的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 以上这两位名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要坚持多读勤写。 1. 坚持多读 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增长学识,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阅读可以扩大人的知识,增强人的知识素养,它为人的思维提供信息,增加大脑的信息储存量。科学家牛顿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朱光潜称“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就可以使人博学多识,这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