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 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 . 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 . 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 . 政治原罪思想: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政治具有原罪性,因而握有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出现滥用权力和贪赃就不可避免。由于政治原罪的存在,政治领域必须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5 . 议行合一理论:主张立法权、行政权等权力都同属于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 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 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 权关系 ,而是基 于职能 不同的分 工 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隶 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 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 对人民负责,受 人民监督。 6.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丛 国家起 源 出发 ,确 定了 国家权力的地 位 ,将 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 ,找 到 了 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 性与 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 、权力监督、法律 至上等内 容 ,都对权力被 滥用的防 范 和补 救 措 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 本 内 容 和特征 。 7. 分 权制衡 理论:分 权制衡 理论认为,一切 握有权力的人都容 易 滥用权力,所以立法、行政、司 法等三 种权力必须分 别 交 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 来 行使。防 止 权力拉 用的途 径就是使每 个人和每 个机构 掌 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 限 ,使权力的运 用到 此 必须停 止 。要防 止 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8. 监督思想:是人们 在监督实践 中,通 过对监督活动的观 察和思维 而产生的有关监督活动的主张与 观 点 。 9. 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 完 善 的结果 ,是相 关主张与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