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 22.1 一般规定 22.1.1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现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桥梁、水池、筒仓等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22.1.2 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由具有专项资质及相应等级的队伍承担。 22.1.3 预应力筋的质量、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等的规定。 22.1.4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等的规定。 22.1.5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 的规定。 22.1.6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2.1.7 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75%。 22.1.8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3)当预应力筋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应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 4)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22.1.9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2.1.10 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保的规定。 22.1.11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 22.2 施工准备 22.2.1 技术准备 (1 )施工图纸已到位,相关施工规范齐全。 (2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3 )预应力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可按0 .5 /1 0 0 0 ~1 .5 /1 0 0 0 起拱。 (4 )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选定预应力筋、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