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_第1页
1/19
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_第2页
2/19
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_第3页
3/19
过程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题 目 3.8 万 Nm³/h 氨气吸收塔设计 姓 名 王 兴 江 学 号 ********** 专业班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 091 班 指导教师 张 艳 辉 学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完成日期 宁波理工学院 过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3.8 万Nm3/h,其中含氨为5.2%(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5%(体积分数)。 2.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 常压 (2)操作温度 20℃ 3.工作日 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 4.厂址 宁波地区 5.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的计算; (6)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7)绘制吸收塔设计图; (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6.设计基础数据 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附:设计说明书的目录 目 录 1 设计方案简介 2 工艺计算 2 .1 基础物性数据 2 .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 .2 .1 塔径的计算 2 .2 .2 填料层高度计算 2 .2 .3 填料层压降计算 2 .2 .4 吸收塔接管口径的计算 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4 设计一览表 5 对本设计的评述 6 参考文献 7 主要符号说明 8 附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图) 1 .设计方案简介: 工程概况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 3.8 万 Nm 3/h,其中含氨为 5.2%(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 0.025%(体积分数)。 1.1 吸收剂的选择 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空气中的氨气,选择用水作为吸收剂,由于水的化学性能稳定,选择性好,且对氨气的吸收性较好,不用后处理,且厂址在宁波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廉价易得,符合吸收过程对吸收剂的基本要求。 1.2 吸收流程的确定 由于使用填料塔吸收,填料塔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而上,气液接触,进行传质传热。所以采用逆流操作过程,能满足气液接触和传质过程的要求,有助于吸收。 1.3 操作的温度和压力 由于大处理量氨气,且是低浓度,水对氨气在常温,常压下吸收效果好,不需要进行高温,加压,造成成本的相对增加。所以操作在常压,20℃进行即可。 1.4 塔填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吸收氨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