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_第1页
1/8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_第2页
2/8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_第3页
3/8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本品系精制白喉类毒素经氢氧化铝吸附制成。用于预防白喉。 1 毒素制造 1.1菌种 1.1.1 应选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或同意的白喉杆菌PW8株,或经由PW8株筛选的产毒高、免疫力强的菌种。必要时可对菌种进行筛选。 1.1.2 菌种宜用冻干法保存。亦可用血清斜面或产毒培养基传代保存,但代数不宜过多。 1.2 培养基 宜用胰酶牛肉消化液培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但不得采用马肉或其他马体组织,应尽量减少对人体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不应含有可以引起人体毒性反应的物质。 1.3 毒素 1.3.1 毒素制造过程应严格控制杂菌污染。凡经镜检或纯菌试验发现污染者应废弃。 1.3.2 用于生产的毒素效价不得低于150Lf/ml。 1.3.3培养物加甲醛溶液或甲苯杀菌后进行精制或过滤后进行脱毒。所用化学原料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材料试行标准》。 2 精制 2.1毒素或类毒素可采用硫酸铵活性炭二段盐析法或其他适宜方法精制。 2.2用于精制的毒素或类毒素可多批混合,但不得超过 5批。 2.3精制过程应避免染菌,透析过程可加适量防腐剂,有肉眼可见染菌者应废弃。 2.4 化学原料等级应不低于化学纯。 2.5用同一菌种、培养基处方、精制方法制造的类毒素在同一容器内混合均匀后除菌过滤者为 1批。除菌不彻底者可重滤。 3 类毒素制造 3.1制造过程应减少污染机会,如有肉眼可见染菌应予废弃。 3.2 毒素或精制毒素中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置适宜温度进行脱毒。精制毒素亦可加适量赖氨酸后再加甲醛脱毒。所用化学原科等级不应低于化学纯。 3.3 脱毒试验 每瓶类毒素或精制类毒素取样,用灭菌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至100Lf/ml,用体重2.0kg左右的家兔2 只,每只动物分别皮内注射上述稀释样品各0.1ml及25倍稀释的锡克毒素0.1ml,于96小时判定结果。样品注射部位须无反应或仅有几无可量的反应,锡克反应须为阳性。 3.4 脱毒不完全者可继续脱毒,必要时可补加适量甲醛溶液。 3.5 用于生产的类毒素效价不应低于100Lf/ml。 3.6 毒性逆转试验 每瓶精制类毒素取样,用pH7.0~7.4磷酸盐缓冲盐水分别稀释至30~50Lf/ml,置37℃20~30 天,用体重2.0kg左右的家兔2 只,每只家兔分别皮内注射上述稀释样品各0.1ml及25倍稀释的锡克毒素0.1ml,于72 小时判定结果。样品注射部位红肿反应直径不应超过 15mm,锡克反应须为阳性。 3.7 精制类毒素应加0.01%(g/ml)硫柳汞为防腐剂,毒素精制法制造的精制类毒素未除游离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