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笔记 1 第一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 定义:鼻、咽、喉急性炎症的概称。 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病、换季时多发、无交叉免疫 病因:70-80%病毒引起 诱因:机体抵抗力降低 病理改变:粘膜充血、水肿;浆液渗出;脓性分泌物-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颊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治疗和预防 对症治疗:退热、止痛、镇咳 抗病毒治疗:病毒灵、病毒唑 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 增强体质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定义:由于感染、物理、化学、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病因:感染:病毒、细菌;理化因素: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咯痰;干湿啰音;周围血象、痰培养、X 线 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菌药物素治疗(β -内酰胺类-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 第二章 慢支、肺气肿和肺心病 第一节 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定义: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 病理改变:纤毛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坏死、杯状细胞增生;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破坏;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症状:咳、痰、喘、炎;体征:干湿罗音 临床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临床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辅助检查:X 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周围血液检查、痰液检查 诊断: 1、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发病 3 个月,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2、除外其他可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 3、如每年发病不足3 个月,但具备明确客观证据。 治疗 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临床缓解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预后:无并发症者预后良好;迁延不愈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 ctiv e pu lmonary emphy sema 一、定义:由于多种有害因素的长期刺激,引起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慢性疾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气道不完全性阻塞→残气增加;软骨破坏→气道塌陷;局部炎症刺激→蛋白分解酶增加;肺泡血管受压→营养障碍;弹性蛋白酶活性增高→破坏弹性纤维 呼吸内科笔记 2 三、病 理: 小叶中央型: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小叶的中央 全小叶型:气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