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三专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B.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A.保路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护法运动的兴起D.五四运动的兴起3、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宣传公平和正义C.弘扬民族文化D.主张文学革命5、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孔乙己》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呐喊》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以后,统治中国的是A、北洋政府B、清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伪国民政府7、北洋军阀的阶级基础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C、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A、无产阶级的兴起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外国资本主义积极政治的双重压迫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9、对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叙述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B、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C、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D、前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10、下列人物中,五四运动前就信仰马克思主义是:A、李大钊B、鲁迅C、胡适D、邓小平11、中国大地首先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孙中山12、率先发动五四运动的是:A、北京的学生B、北京的工人C、上海的学生D、上海的工人13、北伐战争的最主要目的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直接打击帝国主义C、推动工农运动D、扩大国民党影响14、北伐战争首先打击的军阀是A、孙传芳B、吴佩孚C、张作霖D、陈炯明15、下类属于大革命失败的最主要客观原因A、反动力量过于强大B、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马列主义影响不大D、工农运动处于低潮16、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描述错误的是A、第四军获铁军称号B、国共进行了合作C、工农运动支持了北伐D、国民政府完全统一了中国17、下列不属于工农武装的是A、国民革命军B、工人纠察队C、农民自卫军D、上海工人起义武装18、中共一大产生的中央局书记是A、毛泽东B、张国焘C、李达D、陈独秀19、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三本著作不包含A、《共产党宣言》B、《阶级斗争》C、《资本论》D、《社会主义史》20、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21、《新青年》是()在上海创办的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22、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旧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新三民主义D、以上都不是23、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24、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是A、吉星文独立团B、叶挺独立团C、谢晋元独立团D、何应钦独立团25、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农民运动B、革命战争C、工人罢工D、学生游行26、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民主和科学B、民主和自由C、自由和科学D、和平与发展27、新文化运动时期很有影响的小说《狂人日记》是谁写的: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瞿秋白2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社会危机C、民族危机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9、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王明D.毛泽东30、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还有A.陈独秀B.毛泽东C.鲁迅D.李达31、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的代表是A.周恩来B.毛泽东C.董必武D.何淑衡32、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的标志是A.《唯物史观解说》B.《新青年》杂志C.《马克思资本论入门》D.创办《共产党》(月刊)33、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A.武汉工会B.长辛店成立工人俱乐部(工会)C上海机器工会D.沙长工会34、中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