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辅导资料八主题:第6章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第1-4节)学习时间:2014年11月17日-11月23日内容:第6章内部控制及其评价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研究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描述和评价内部控制有利于审计人员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本章主要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涵义、内容、要素、局限性、描述方法、评价及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第1节内部控制概述6.1.1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良好的内部控制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护资产的安全,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保证完成所制定的经营或项目的任务和目标。6.1.2内部控制的内容交易授权控制:要求企业明确规定交易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职责分工控制:的是将管理中或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各种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业务记录控制:指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财产安全控制:指企业为了确保财产安全完整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人员素质控制: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品德、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的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定期对已经记录的经济业务进行独立的检查。书面文件控制: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编制成书面文件,并且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6.1.3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品行与价值观、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员工的胜任能力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治理层的参与程度、组织结构、职权与责任的分配风险评估:判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分析各种风险的类型和程度,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信息与沟通:识别与记录所有的有效交易;及时、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财务报告中对交易做出恰当分类;恰当计量交易,以便在财务报告中对交易的货币金额做出准确记录;恰当确定交易生成的会计期间;在财务报告中恰当列报交易及相关披露。控制活动:指被审计单位有助于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的监督: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6.1.4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这些失误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内部控制一般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一些特殊业务的内部控制可能未包括在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总之,任何单位的内部控制都不可能对财务报告的公允反映提供绝对保证,而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这是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认识,由此也有了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的必要性。第2节内部控制的描述6.2.1内部控制描述的意义内部控制描述是对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的前提。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描述,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便于审计人员判断企业业务处理过程是否合理、安全。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文字叙述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的书面叙述。文字叙述法的优点主要在于简便易行、灵活;但缺乏层次感和形象感,不便于资料的整理和进行对比分析。调查表法:调查表法是将了解的有关制度用一定的表格概括地描述出来的方法。优点:简便易行;能对所调查问题给予明确答复,有利于对内部控制作进一步分析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明确,有利于节省审计时间;调查表中“否”栏和“弱”栏集中反映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能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缺点:调查内容只限于表中的调查事项,不易了解其他方面的有关信息;调查事项如果设计不当,所填答案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如果被调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