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中的应用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物理十分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有畏难、厌学情绪,而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体现全体性原则,并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体现成功教育。这样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案导学模式在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理念。通过课时化教案,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进行分层次教学,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成绩。反思过去传统的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存在教与学相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搞题海战术、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从学案教学的设计原则,学案教学的内容,学案教学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在高三物理课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学案导学的实践探究,以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尝试教学理论以及现在的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学会学习”,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做,动脑思,动口议,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案导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因此,针对高三物理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在专题复习中,更适合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一、高三物理复习的任务物理高考是注重考查学科能力与能力品质、旨在选拔人才的考试。物理高考总复习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做到:普通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以适应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制定了第二轮复习指导思想:突出重点,精编专题;以点带面,注重能力。即突出高中物理学中的重点知识,以这些知识为核心,结合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掌握情况,精心选编专题,并以这些重点知识带动与其相关的其他知识点,把知识点连成网,强调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四、高三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总结出一种方法后,学生随着套用,教师再讲,这种模式(讲-练-讲)使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存在的问题是:1.教与学相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这样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2.题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题,未能充分发挥例题的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功能。3.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