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 3 年随访结局讨论与风险模型的构建的开题报告1. 讨论背景及意义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对中风病患者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同时还要防止患者出现再次发作,因此中风的康复、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讨论的重点之一。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医学,广泛应用于中风的康复、治疗和预防中。虽然已有关于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的讨论,但为了更好地评估中医药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讨论,同时结合风险模型来预测患者的发病风险。2. 讨论目的和讨论问题本讨论旨在对接受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并应用风险模型来预测患者的发病风险,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的讨论问题包括:1)中医药干预能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预防产生哪些影响?2)长期随访可以更好地评估中医药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药干预的长期效果如何?3)应用何种风险模型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风险进行预测?3. 讨论方法和讨论设计(1)讨论对象:本讨论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某医院确诊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为讨论对象,共计 200 例。(2)讨论设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另一组只接受西医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收集和治疗方法保持一致。中期随访期间,对中医药干预组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期间给予各种适宜的中药汤剂、粉末剂、丸剂等中药制剂,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记录、神经生理功能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风险模型:应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中风患者发病风险的各种危险因素,建立中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4. 预期结果和意义本讨论估计将可为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数据和经验,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干预对中风的治疗效果和发病风险的影响,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弥补现有讨论的不足;同时,对于建立中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