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人对自我与亲密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的开题报告

中国人对自我与亲密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的开题报告_第1页
1/2
中国人对自我与亲密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的开题报告_第2页
2/2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人对自我与亲热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的开题报告尊敬的指导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心理学讨论生,现准备开展一项关于中国人对自我与亲热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讨论,并提交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一、讨论背景自我和亲热他人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自己和亲热他人的认知过程中涉及到大脑的神经加工机制。在现有的讨论中,有讨论发现性别会对这一神经加工机制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对于性别差异的讨论,并没有在中国人口中进行。二、讨论目的本讨论旨在探讨中国人对自我和亲热他人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提供一些有关性别差异在中国人口中的神经心理基础讨论。三、讨论内容和方法1.实验任务本讨论采纳的任务包括自我相关推断和亲热他人相关推断。在自我相关推断任务中,参加者将面对一些“我的”和“非我的”词语,需要根据词语的属于进行推断;在亲热他人相关推断任务中,参加者将面对一些“我认识的”和“我不认识的”词语,需要根据词语是否认识进行推断。两个任务都是使用的是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2.实验设计本讨论采纳 2(任务类型:自我相关 vs 亲热他人相关) × 2(性别:男 vs 女)的被试组设计,共计 60 名中国大学生参加。3.实验过程参加者首先需要进行相关知情同意签署和基本人口统计信息填写后,接受实验训练。在实验中,被试要求戴上行为电位头盔进行电生理信号采集。观察参加者对于任务的反应时间和由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反应。四、预期成果和意义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讨论估计得到以下成果:1.探讨中国人对自我与亲热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2.为性别差异在中国人口中的神经心理基础讨论提供基础数据。本讨论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对自我和亲热他人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为相关社会心理与神经学领域的讨论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五、参考文献Fischer, A. H., & Manstead, A. S. R. (2000).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emo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J. P. Forgas (Ed.), Feeling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social cognition (pp. 71–91). New York, NY, 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Ito, T. A., & Urland, G. R. (2024). Race and gender on the brain: Electrocortical measures of attention to the race and gender of multiply categorizabl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4), 616–62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人对自我与亲密他人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的开题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