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评价”题答题误区“前人评价”是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它有明显的开放性。从题型上来看,这类题分为验证说理型(例如: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和对比辩证分析型(例如: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验证说理型评价题一般只有一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前人的评价,鉴赏全诗或对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赏析。也就是说,前人的评价就是观点,我们要在诗词中去找证据证明这个观点。对比辩证分析型评价题中,前人的评论往往有相对、相反两方面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在做这一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再结合具体诗句和评价句进行赏析。根据出题者的意图,这类题型又可分为“隐含明确意图指向”和“无明确意图指向”两类。前者要顺应出题者意图选择观点进行赏析才能得高分,如果背离出题者意图,即使能自网其说,得分也不会高。后者任选一个评价角度均可。从具体设题角度看,“前人评价”题型涵盖了形象、情与景、结构、手法、风格等几乎所有的古诗词鉴赏的要点。但在具体的答题中,以下几个常见误区必须避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偏差例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有人说本词是“咏梅之作”,也有人说本词是“怀人之作”,请简要说明自己鉴赏后的见解。霜天晓角?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分析这个题目的关键点在于上、下阙地位主次问题。若上阙为主,那么下阙就是由景及情、触景生情,也就是以“咏梅”为主。若下阙为主,那么上阙就是一个反衬,是以乐景衬哀情,也就是“怀人”为主。但从词的固有结构来看,上阙写景,下阙怀人抒情,“胜绝,愁亦绝”是由景及情的过渡。因此,此词的侧重点还是在于怀人抒情。再者,“梅”的象征意义更多地指向高洁,若说词的下阙是“因梅而生情(怀人)”有些勉强。故本词偏重于“怀人”。示例是怀人之作。上阀写梅,写得极美,即下片中说的“胜绝”,这“胜绝”之景是为写人而设,写“胜绝”是为了写“愁绝”,起反衬作用。对评价的理解有偏差例 2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本诗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分析这首诗的赏析角度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