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C)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3、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之间环节是(B)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4、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来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A)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5、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B)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8、体现了纵向迁移的具体实例是(A/B)见书P99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A)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B)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采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12、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A)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3、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D)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14、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A)A、适应性能力B、社会能力C、人际能力D、一般能力15、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1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B)大领域A、知、情、意B、认知、情感、动作C、知、情、个性D、知、情、人格17、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B)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18、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B)A、反应定势B、功能固着C、动力定型D、习惯1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认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A)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C)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C、两者相互发生了影响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作用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1、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错,正负强化都是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然后亲自实践这种方式而获得新的行为过程。错。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3、自我提高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错。认知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4、与别人一起活动总是能够提高行为效率。不一定。有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几种情况。5、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情感。错。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态度。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力量。3、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