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求发展 全面建设新农村——千山区汤岗子镇大龙岭村党支部汤岗子镇大龙岭村共有人口 2280 人。2010 年,村集体收入 302 万元,人均收入 1.4 余万元。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保稳定、保发展、保民生,因地制宜,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创新思维,开拓空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区经济发展十强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用实际行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使全村人过上了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一、开拓发展空间,改善经济环境几年前,大龙岭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级收入不足 30 万元,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经讨论,决定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村域经济。先后引进了后英、金和两家矿业公司,使全村的经济收入由原来的不足 20 万元,达到 2010 年的 300 余万元,安置村民就业 700 余人。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的经济发展。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吃,大米白面鱼肉蛋天天有;住,小房子、破房子换成了大房子、新房子,全村有 65%以上村民 3 年内盖了新房;行,马车少了,汽车多了,全村三年内购进大小汽车 40 余辆。1二、加强村屯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了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氛围,体现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村“两委”班子对村域进行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 200 余万元,对全村街巷道路铺设油渣路面,使全村街巷硬化率达 100%,对村内的河道进行治理,修建了进户桥 16 座,对主干道两侧统一修建了 5000延长米的砖墙,安装太阳能路灯 150 余盏,栽种绿化树 5 万余株,并荣获鞍山市“千村绿化示范村”称号。投资 180 万元,建两座文化广场,总面积达 8000 平方米,引进先进建筑艺术,建有仿木质雕刻的水泥长廊。早晚空闲时,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老年秧歌队和老、中、青年村民一起跳健身舞的画面与彩色喷泉构成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美画卷。三、关注民生问题,改善人文环境为了让农民的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村委会投资近 400 万元修建龙岭小学。原来的小学建筑面积仅 600 余平方米,砖木结构,七间教室,两个附属室(实验室、微机室)。现在的教学楼建筑面积 1900 平方米,主楼为三层,主体为两层,有九间教室,5 个教师办公室,7 个附属教室。2009 年村委会又投资 60 余万元对操场进行绿化维修,铺设 500 平方米的柏油路面操场,学校环境明显改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