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_第1页
1/3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_第2页
2/3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_第3页
3/3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图 5 - 20 所示,它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蓄电池供给点火系统所需要的电能。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电源。点火线圈存储点火能量,并将蓄电池电压转变为点火高压。分电器由断电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组成。断电器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点火高压,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输送给各缸火花塞;点火提前机构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变化调节点火提前角。火花塞将点火高压引入气缸燃烧室,并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图 5 - 20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安装位置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 5 - 21 所示。当点火开关接通、发动机运转时,分电器轴和断电器凸轮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在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形成回路,产生初级电流 i1 ,初级电流所流过的电路称为低压电路。低压电路的路径是: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开关”接线柱→附加电阻 R f →点火线圈“开关”接线柱→点火线圈初级绕组 W1 →点火线圈“—”接线柱→断电器触点 K →搭铁→蓄电池负极。初级电流在初级绕组 W1 中逐渐增大至某一值并建立较强的磁场。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及磁场迅速消逝,由电磁感应定律 e=d φ /dt =- Ldi/dt 可知 ,在两个绕组中都感应出电动势。由于初级电流迅速消逝,变化率 di/dt 很大,在初级绕组中,可感应出 200 ~ 300V 的自感电动势 U1 。由变压器原理可知: U2/U1 = W2/W1 ,次级电压 U2=U1W2/W1 。由于次级绕组 W2 的匝数多,因而在次级绕组内就感应出 15 ~ 20KV 的互感电动势 U2 , U2 称为次级点火高压, U2 通过高压线输送给火花塞。击穿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从点火线圈到火花塞的电路称为高压电路,高压电路的路径是:次级绕组 W2 →附加电阻→“+开关”接线柱→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电极→中心电极→配电器(旁电极、分火头)→次级绕组 W2 ( i2 用虚线表示)。图 5 - 21 传统点火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电路 与触点并联的电容器 C 的作用是减少触点烧蚀,延长触点寿命,并提高次级电压。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向电容器迅速充电,开始充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零,随着充电低压的不断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