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_第1页
1/5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_第2页
2/5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_第3页
3/5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抗凝血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醋硝香豆素、枸橼酸钠。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啶、前列环素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葡激酶、蛇毒溶栓剂。促凝血药:维生素 K、鱼精蛋白、凝血酶。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类、维生素 B12促白细胞增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一、抗凝血药凝血过程: 1.内源性凝血系统 2.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12 个,前激肽释放酶(Pre-K),激肽释放酶(Ka),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血小板磷脂(PL 或 PF3)肝素 heparin〔来源和化学〕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呈强酸性,带有大量阴电荷,与其抗凝作用有关。分子量 5~30ku〔体内过程〕高极性大分子,不易通过生物膜,口服不吸收,静脉给药。T1/2随剂量增加而延长。均匀分布于血浆、白细胞,能进入胎盘、乳汁。〔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延长凝血时间。尚抑制血小板聚集。肝素的生物活性依赖于 AT-Ⅲ,AT-Ⅲ 与凝血酶、因子Ⅹ a、Ⅸ a、Ⅺ a、Ⅻ a、Ka 及纤维蛋白溶酶缓慢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抑制其活性。肝素与 AT-Ⅲ 结合后,使其构形改变,活性部位充分暴露,与上述凝血因子的反应速度提高 1000 倍。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肝素通过 AT-Ⅲ 灭活因子Ⅱ a、Ⅸ a aⅩ 时,必须同时与 AT-Ⅲ 及因子结合;低分子量肝素灭活Ⅹ a 时,只需与 AT-Ⅲ 结合即可。2.降血脂作用释放脂蛋白酶到血液中,分解甘油三酯,加速乳靡微粒和 VLDL 分解,提高HDL。3.抗炎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降低血液黏度及促纤溶作用。〔应用〕1.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2.心梗、脑梗、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的防治;3.各种原因所致的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主要用于抑制凝血酶、抑制难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效;4.体外抗凝心血管手术、心导管检查,血液透析等。〔不良反应〕1.自发性出血老年妇女、肾衰者易发生;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鱼精蛋白。2.长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短期脱发,偶有过敏。3.禁用于出血素养、肝肾功能低下、高血压者。低分子量肝素 LMW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分子量 5-6ku。作用特性:选择性对抗凝血因子Ⅹ a 活性,对其他因子影响小。与肝素比较,优点: 1)抗血栓作用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