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光纤通信的问世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进展史;光无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总结了光纤通信的主要技术的进展—光波分复用技术、光孤子通信技术、光纤交换技术以及量子通信技术等的基本原理、优势、进展状况和技术水平;未来的光纤通信将会朝着光纤到户、全光网络的方向进展。关键词:光无源器件 光放大器 光孤子通信 波分复用 全光通信网 目 录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 3光纤通信进展历史 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5第二章光纤 72024-10-28专业:通信技术(2)学号:0932024237指导老师:彭霞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1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72.2 光无源器件 8光纤放大器 10第三章光纤通信技术的进展 12波分复用技术 12相干光通信技术 12光时分复用技术 13光孤子通信技术 14全光通信网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进展历史1960 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使沉睡了 80 年的光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66 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Optical 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通过“原材料的提纯制造出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使用的低损耗光纤”这一进展方向。1970 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损耗 20dB/km 的石英光纤。把光纤通信的讨论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1973 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光纤损耗降低到。1974 年降低到。1976 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低到 0.47 dB/km(波长 μm)。在以后的 10 年中,波长为 1.55 μm 的光纤损耗:1979 年是 0.20 dB/km,1984 年是 0.157 dB/km,1986 年是0.154 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1970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进展奠定了基础。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 10 万小时。1979 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 1.55 μm 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1976 年,美国在亚特兰大(Atlanta)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有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