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

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_第1页
1/3
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_第2页
2/3
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_第3页
3/3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 摘要:营养元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各种肥料元素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科学的施用技术。大豆的施肥技术不仅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还影响肥料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科学施肥,既能节约投入成本,又能增加大豆单产,使大豆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豆施肥技术。 关键词:大豆;施肥;技术 一、大豆营养特性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每生产相同数量的大豆籽粒,吸收的养重量与大豆品种特性、土壤肥力高低以及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每生产 100kg 大豆籽粒需吸收氮(N)7.0-9.5kg、磷(P2O5)1.3-1.9kg、钾(K2O)2.5-3.7kg。其中以需氮最多,其次是钾,同时还需要充足的硫、铜、钼、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大豆所需的氮一部分来自大豆本身根瘤固定的氮,一部分来自土壤和肥料。在苗期,大豆吸收的氮仅占总量的 4%,开花结荚期对氮的吸收量增大,占总量的 19%,结荚及鼓粒期对氮的吸收量更大,占总量的 70%左右,鼓粒期以后,对氮素的吸收基本停止。总之,结荚期是大豆吸收氮、磷、钾养分最多的时期,吸收非常快,假如肥料供应不足,大豆易出现脱肥现象。 二、大豆的需肥规律 每生产 100 千克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 6.5 千克、有效磷 3.5千克、有效钾 3.2 千克,三者大致比例为 2:1:1,比小麦、玉米都高。大豆不同生育期需肥量有较大差异,开花至鼓粒期是需肥的高峰期,占总需肥量的 50-60%,开花前和鼓粒后需要的养分逐渐减少。根瘤固定的氮素约占总需量的 50%左右,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钾肥,才能满足大豆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大豆对氮素吸收很多,氮素来自土壤和肥料中,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根瘤菌能满足大豆所需氮素的 1/2-2/3 左右。 三、大豆施肥的技术 大豆施肥的技术应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土壤营养的需要,同时还要了解种植土壤含养分及植物吸收能力。 (一)基肥 基肥俗称底粪,肥料与土壤相结合,施底肥的作用是使多种营养渗透大豆里,改善土壤养分,促进加快土壤里有益微生物活动,给大豆根系制造一个很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1、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圈肥、堆肥、烘干鸡粪、各种饼肥、草肥、绿肥),这些肥料中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全面均衡地供给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除农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大豆的施肥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