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史简介 ——栗子小学 栗子小学,从 1 9 5 1 年春季开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献工献料,在首任校长侯贵元的带领下,在此地进行大规模的校园建设。当时,学生就在红莲村的铺上借屋上课一年时间,1 9 5 2 年春季又把学生迁移到栗子村的闵家庄,借用民房教学数月,1 9 5 2 年秋季新校舍顺利竣工。师生们再从闵家庄迁至栗子坪,正式命名为“栗子小学” 。此校,历经候贵元等十四位校长的艰辛努力和精心治理。已度过了 6 0 个不平凡的春秋。 六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学校从透风的摇摇欲坠的茅草屋、租借的民房,到今天花团锦簇的高楼大厦;从成立之初不足一百学生的袖珍学校到今天近 2 0 0 名莘莘学子的大家庭;从毫无影响力、知名度的无名之辈到今天拥有“县级文明单位” 、“县级示范学校” 、“全州后勤‘四个创建’的先进学校”等桂冠的山村名校,一颗风雨中的幼苗已茁壮地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学校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5 0 年代到 7 0 年代的开创发展;8 0 年代到 9 0 年代的改革腾飞;2 1 世纪走向辉煌。 开创发展篇(5 0 年代初到 7 0 年代末) 五十年代学校成立之初,学生尚不足一百人,教师仅有几名,第一任校长候贵元来自五里乡的下洞。从1 9 5 2 年至1 9 6 4 年,由县教育局先后选派多名优秀校长、老师和师范毕业生到我校从教,为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几百余名师生借助学校地处栗子坪的地理优势,曾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搞得红红火火。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开过荒种过玉米、蔬菜,养过猪,煮过酒。其间,学校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居然飘摇在风雨中而不动摇,这一阶段在唐芳新校长的率领下,一刻也没有“停课闹革命”,仍然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 9 5 9 年学生达2 0 0 多人(6 个教学班),1 9 7 6 年达 3 0 0 多人,并开设了附设初中班两个(共计达到 7 个教学班)。 改革腾飞篇(8 0 年代初到 9 0 年代末)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学校以此为契机,大踏步地前进。具有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精神的校长王毓爱自八十年代末主持学校工作以来,率领领导班子,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在腾飞中,实现了“三个第一”。首先:敢为人先,在栗子学校校园内第一个举起狠抓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建立了校长责任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推行竞争、激励、情感机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