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规范管理 宾县二小学 张海丽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小学生时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整体素质过程中加强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我的做法是: 一、加强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知识习惯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说话完整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说话不完整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作文质量。在课堂中,可利用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有意识进行培养。如:问学生,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他知道的内容,这时要有意识引导他们说:“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但要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将问题讲清楚,因为教师对问题的描述就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2、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如:我在板书时有意识引导学生认真看黑板,看老师是怎样写字的,并告诉学生写字要从左到右 、从上 到下 、先内后外 ,一笔 一划 。这样在无 形中内化加强了学生正确的书写顺 序 。 3、要注意培养学生顺 序 观 察 、有序 表 述的习惯。 若给低年级学生一幅图,让他说说图上有什么,可能他们一般对图的描述都是混乱、无序的,这说明他们还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教师要抓住机会及时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有序表达,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给学生一幅图,采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请你说说,在图的最上面有什么?”“再向下呢?”……“最下面有什么?”“能把你刚才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想一想,刚才我们是从哪向哪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就叫——从上到下的方法。以后观察其他图画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你觉得除了从上到下地看这幅图,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顺序看?”引导学生总结其他观察方法,并有序表达,并运用这些观察方法去观察实物。 (二)行为习惯方面。 所谓“事无巨细”,在低年级,特别是对二年级学生,教师要时时处处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如:坐姿、读书姿势、握笔姿势、找页码翻书的方法等。在低年级,还有一个大家都容易 忽 略 的问题 ,那 就是“注意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 听 习惯”。我们时常 会发 现 这样的现 象 :在低年级的课 堂 上,当 一个孩 子 回 答发 言 时,其他的孩 子 往往 左 顾 右 盼 ,不知 所言 ,使 得教师往 往 很 难 组 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