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于安全管理的三大法则 一 . 海因里希法则 其实,从事过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对于“海因里希法则”都不会陌生,因为它就是著名的300:29:1 法则。它原本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今天,这一法则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火电施工企业。我们熟悉“海因里希”法则,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可以对症下药,为我们的安全管理找到切入点,使我们少走弯路,直接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 29∶ 1 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 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 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 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 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 2 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 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 件,轻伤48334 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 29: 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 起意外事件,有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 发现他有33 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