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无危则安,无损则全”是安全的定性内涵。其基本含义包括:预知危险和消除危险,二者缺一不可。从生产的角度上讲,安全所表征的是一种不发生死亡、伤害、职业病及设备财产损失的状况。 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目的就是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避免和减少生产资料损害和经济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事故冰山理论是著名的事故控制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对事故和事件的实证统计基础之上。冰山理论显示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严重的事故暴露出来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盖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要防止大事故必须从减少不安全行为做起,减少小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够减少发生大事故的几率。 从冰山理论可以看出,故障只是冰山的一角,仅仅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在可见的故障下面,还隐藏着众多潜在隐患或微缺陷,因此,消除故障的惟一办法是不断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80 年代后期,国际上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如1987 年的瑞士SANDEZ 大火,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帕玻尔·阿尔法平台事故,以及1989 年的EXXON 公司VALDEZ 泄油等,这些重大事故引起了国际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大家都深深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必须采取有效、完善的HSE 管理系统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保国际会议,HSE 这一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 许多大石油公司非常关注HSE 管理体系的建立。如壳牌公司,1985 年,首次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提出了强化安全管理( Enhance Safety Management)的构想和方法。1986 年,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管理手册,HSE 管理体系初现端倪。在1990 年制定了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1991 年,颁布了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方针指南;1992 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EP92-01100;1994 年,正式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导则。 1994 年油气开发的安全、环保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由于这次会议由 SPE 发起,并得到IPICA(国际石油工业保护协会)和 AAPG 的支持,影响面很大,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和服务厂商积极参与,HSE 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 1996 年1 月,ISO/TC67 的SC6 分委会发布 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