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点 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危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他损失。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0 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号)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A/一般事故:死亡1-2 人,重伤 1-9 人,直接损失:一千万以下。 B/较大事故:死亡3-9 人,重伤 10-50 人,直接损失:一千万—五千万。 C/重大事故:死亡10-30 人,重伤50-100 人,直接损失:五千万-1 亿元 D/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 人以上,重伤100 人以上,直接损失:1 亿元。 6、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重大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7、危险程度=风险度,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8、海因里希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 9、危险源:第一类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类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的频率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0、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