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科学 对现代工业事故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安全行为科学就是揭示这一联系和规律的科学。 安全行为科学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掌握人的安全行为规律,以实现激励安全行为、防止行为失误和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应用性科学。 一、安全行为科学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作用和积极的意义。由于人的行为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影响人的行为安全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安全行为表现,不同的人在同一条件下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安全行为表现。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就是要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人的安全行为规律,以便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作业者能按照规定的生产和操作要求活动、行事,以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自身,促进和保障生产的发展和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秩序。 二、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安全行为科学是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活动之中,为保障人类安全、健康和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企业或组织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安全行为现象,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和领导安全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方法。个体安全行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指的是人的心理。人既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从自然实体来说,只要是在形体组织和解剖特点上具有人的形态,并且能思维、会说话、会劳动的动物,都叫做人。个体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承担者。个体心理包括个体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倾向性和差异性。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由于人们分工不同,有的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各种不同工程的工人等等不同层次和不同职责的划分...